孟母断织文言文翻译

孟母断织文言文翻译

《孟母断织》是一则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如何通过断织来教育孟子勤奋学习。以下是该故事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促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又: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翻译:

孟子年少时,有一次背书,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背诵起来。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便叫住他问:“为什么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了。”孟母于是拿起刀割断了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次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十分专心,不再分心了。

又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她问孟子:“学习进展如何?”见孟子漫不经心,孟母便用剪刀剪断了织好的布。孟子很害怕,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现在荒废了学业,将来只能做劳役,难以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十分震惊,从此勤奋学习,最终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