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名词解释(春秋三传)

摘要 大家好,小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秋三传名词解释,春秋三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

大家好,小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秋三传名词解释,春秋三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

2、《春秋》是记事的,后多 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 《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3、《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

4、据《汉书·艺文志》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孔 子作《春秋》时,与左丘明参观鲁国的史记,据行事,论人道,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明聘以正礼 乐,其中有所褒讳贬损,不可写明,乃口授弟子。

5、而弟子们后来所言互异。

6、左丘明惟恐弟子各安 其意,以失其实,故讨论本事而作传,证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

7、至于公谷二传,则是口传要义, 传了几代以后,始写成文字。

8、《公羊传》是齐国的公羊高受传于子夏,再传其子,子孙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由公羊高  的玄孙公羊寿与齐人胡母生合写成书,《谷梁传》至何时何人始着为书,史记不详,据《汉志》注,只知始承传者是鲁国的谷梁子。

9、颜师古注,谷梁子名喜,桓谭《新论》以为名赤,王充《论衡》以为名置,阮孝绪《七录》以为名俶。

10、四名何者为是,难以考证。

11、《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12、《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30卷。

13、《左传》的作者是谁,历来颇有争议。

14、汉代时司马迁、班固皆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

15、左丘明在口授《春秋》以教弟子时,怕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汉书·艺文志》),故用事实来补订《春秋》,作《左氏传》。

16、清代今文经学家们则认为《左传》是刘歆托名改编。

17、2、《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18、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

19、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20、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

21、3、《谷梁传》亦称《春秋谷梁传》、《谷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

22、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23、体裁与《公羊传》相似。

24、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

25、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26、扩展资料影响《春秋》与三传文字洗练,记事简洁明了,遣词井然有序,对后世文学家、史学家影响颇大。

27、尤其是《左传》,刘知几在《史通》中称赞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28、”语言之精要已成为后代楷模。

29、《左传》文字优美生动,在文学性方面较之《春秋》有很大增强,从“大事记”式的记录发展为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展示,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堪称为文史并茂的历史、文学名著。

30、司马迁发扬《左传》的传统,为世人留下了亦史亦文的巨著《史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裁、手法均深受《左传》影响。

3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32、《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春秋公羊传》(作者:公羊高)、《春秋榖梁传》(作者:谷梁赤)三本典籍的合称。

33、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34、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35、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36、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37、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理。

38、一些专门解释《春秋》“书法”而与史实无关的文字,显然是后加的。

39、意义:读春秋,必须读三传,然三传文辞不加注解也读不明白。

40、自汉至清,注解传文,或研究其要义者,多得不胜枚举,但基本的注解应该是十三经里的注疏。

41、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42、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43、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44、三传注疏各有凡例,依例研究经传,自得其便,但不能偏执一家,自以为是。

45、一部春秋是孔子的杰作,孔子的学问包罗万象,春秋的含义何尝简单。

46、所以,研读春秋,不但不能以今古文任何一家自限,更应探求于易礼诗书,始能窥测圣人的真意。

47、春秋三传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一、春秋三传《春秋》是记事的,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48、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

49、 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50、 读《春秋》,必须读三传,然三传文辞不加注解也读不明白。

51、 二、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52、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53、 它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

54、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55、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56、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均有记述和评论。

57、 三、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58、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59、写定于汉初,系用汉代通行的隶字书写,它是今文经学中富有理论色彩的代表性典籍。

60、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服务。

61、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62、《春秋》经文言简意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

63、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64、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65、《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66、基本简介《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67、《春秋》经文言简意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

68、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69、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70、《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71、春秋简介相传孔子修史把各国史籍汇总,以鲁史为主,兼及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史,编定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

72、《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经历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等鲁国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期间的历史事件。

73、梁启超对《左传》的点评第一,不以一国为中心点,而将当时数个主要的文化国,平均叙述。

74、第二,其叙述不局限于政治,当涉及全社会之各方面。

75、对于一事典章与大事,固多详叙;而所谓琐语之类,亦采集不遗。

76、故能写出社会之活态,予吾侪以颇明了之印象。

77、第三,其叙事有系统,有别裁,却成为一种组织的著述。

78、对于重大问题,时复溯源竟委,前后照应,能使读者相悦以解。

79、意义读春秋,必须读三传,然三传文辞不加注解也读不明白。

80、自汉至清,注解传文,或研究其要义者,多得不胜枚举,但基本的注解应该是十三经里的注疏。

81、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82、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83、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84、三传注疏各有凡例,依例研究经传,自得其便,但不能偏执一家,自以为是。

85、一部春秋是孔子的杰作,孔子的学问包罗万象,春秋的含义何尝简单。

86、所以,研读春秋,不但不能以今古文任何一家自限,更应探求于易礼诗书,始能窥测圣人的真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