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SAIC名爵ZS和海马S7的性能?

近年来,汽车市场最大的变化是消费群体的变化。如今90后已经开始步入社会,购车需求也逐渐在这部分人群中体现出来。他们不太在乎空间,只要外观好看,足够彰显个性,配置多样化就行。小型SUV就是针对这些群体的。目前很多品牌都针对这个市场推出了各种机型。显然,MG ZS来得有点晚。但凭借其独特的高颜值和高配置,这位新玩家的实力显然不容小觑。

在早些时候的广州车展上,我们与MG ZS进行了静态接触,并采用了流行的设计趋势。相比之前的MG车型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看到名爵车型,我会说“哦”(MG3,MG5),而现在的名爵ZS会说“哇”。作为90后,我认为颜值高,怎么看都好看,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审美。前脸最大的亮点是格子星的大嘴格栅和带“眼线”的大灯,足以吸引消费者。

尾部有很多设计线条,营造出层次感,远远看去有一点小号的锐利感。尾灯设计为向车身两侧延伸,细节处理不错。内部导光带的设计“骗”了同行的媒体。看起来像LED光源,其实只是普通光源,呈现的效果很好。

“其实一开始说到1.0T,我是拒绝的。你不能光看参数就跟我说好。首先,我要试试……”此前编辑体验了一些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福克斯1.0T,308 1.2T,宝马1.5T等。),这多少给我留下了抖动大,声音嘈杂的印象(不过这真的是三缸发动机的通病),所以看到名爵ZS的1.0T难免把这些,这个1.0T怠速声音不大,起步容易。市区的几个红绿灯很容易上手。

在高速路段的体验中,以100km/h的速度巡航时,车速始终保持在2000rpm左右,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调校也是走向平顺路线。高速超车深踩油门时,变速箱快速降档,转速瞬间飙升,动态响应积极。但如果中后段再加速,就不足了。毕竟是小排量。当然了。你觉得这个1.0T完美吗?其实三缸发动机的特点还是存在的。在这次试驾中发现,在一些坡道和低速行驶时,发动机抖动是有些感觉的,但如果不是刻意体验,并不明显。

正常人血清中的一种蛋白质成分

S7的官方广告口号是“刺激发动机驱动”。不难发现,S7的海马想要以发动机和驾驶乐趣为主要卖点。试驾前我大概以为会是一辆动力出色,驾驶乐趣十足,舒适性稍有欠缺的SUV。但是实际试驾之后,颠覆了我的三观。

新款S7最大的变化是车头,整个前脸线条变得更加硬朗,同时还采用了大灯连中网开眼角的设计。与老款相比,新款S7的外形显然要时尚很多,颜值也明显更高。

车尾的造型与改款前相比没有变化。有趣的是,车尾不变的造型与改变后的车头更匹配,看起来也更顺眼。让人疑惑的是,S7的长度在改动后其实是减少了。4480mm的长度和2619mm的轴距几乎是同级别中最短的。

改款S7最大的变化是中控屏幕。在没有通电之前,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十几英寸的大屏幕。开机后可以发现它的真屏只有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的空调面板像福特蒙迪欧的触控面板。另一个改进是内饰采用了黑色和暗红色的撞色缝线,让内饰看起来质感高了几个层次。

虽然长度和轴距在同级中不占优势,但空间表现似乎完全不受尺寸影响。无论是头部空间、腿部空间还是宽度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都处于中上水平。平坦的站台让后排中间的乘客有很好的体验。再加上更长的坐垫和更厚的座椅泡沫,即使长途坐上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

但实际驾驶后发现,它的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猛。可能比约伯的1.8T略好,但远没有账面上的优势明显。进一步观察发现,海马S7的动力虽然略高于约伯1.8T,但其230Nm的最大扭矩却比约伯1.8T差很多,扭矩的差异抵消了在车重上的优势。

海马S7的6AT变速箱我想了很久,只能憋一个字:没毛病。无论升档还是降档,始终保持平顺,对驾驶者意图的判断非常到位,匹配性能接近合资水平。唯一的缺陷就是急加速需要连续两次换挡时变速箱会有明显的犹豫。不过家用很少这样踩油门,所以这个问题不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