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机交互看科技水平吉利博瑞走在自主品牌前列
经历过智能手机系统变革的人都应该知道,Android和IOS取代塞班这个智能手机霸主的主要原因是搭载Android和IOS的系统性能突飞猛进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后来随着智能系统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人机交互系统作为行业中最智能化、最网络化的部分,也搭上了智能系统的东风。
相比百年汽车工业,人机交互系统是最近十年才诞生的。目前国内汽车公司人机交互系统的差异,无论是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不能简单等同于品牌之间的差异。比如奔驰的MBUX,奥迪的MMI,吉利的GUKI三款人机交互系统,虽然诞生年代不同,但是在交互方面的提升是一样的。
最早的车-机系统诞生于1998年,来自奔驰的COMAND系统,但那个年代还没有人机交互的概念,最多叫多媒体系统。直到2014年新一代S级出来,才有了真正的人机交互。“触控板旋钮”组合的COMAND系统逻辑清晰,但交互方式非常简单,由正面液晶屏下的一排按钮和中央扶手箱上的一个旋钮控制,接近鼠标的操作方式。
直到2018年CES展,奔驰发布了新一代多媒体交互系统MBUX。取代COMAND的MBUX有四种操作逻辑,包括齿轮区的新触摸板(支持类似全屏手机的手势控制),触摸屏,语音,方向盘上的双拇指控制系统。在功能上,MBUX不仅支持车内蓝牙连接、导航等传统功能,还增加了微信、大众点评、喜马拉雅FM、酷我音乐等第三方app。尤其是车载微信,可以将汽车作为“朋友”连接到手机上,手机可以向汽车传输导航信息。除了这些,MBUX还可以控制环境光、座椅加热等功能。并能基于云计算回答更复杂的问题,让人机交互更快捷。未来,MBUX人机交互系统将成为奔驰最大的卖点之一。
同样是豪华品牌,全新奥迪A8L 19加版搭载了新一代全触控反馈MMI系统。它采用按压式震动反馈液晶屏,需要稍微用力按压才能工作,避免了不小心触碰造成的误操作。同时触摸按键有接近真实的物理反馈,非常
有质感。在全新MMI系统的配置下,取消了大部分的物理按键,大多数功能都集成在了内饰的三块大屏当中,而各个屏幕上对于车机系统授权度的提升带来了更强的科技感。豪华品牌的人机交互系统已经足够优秀,什么还说人机交互系统的差别都不能与品牌的差距简单画等号?
作为中国品牌B级轿车新旗舰,吉利博瑞搭载了基于Android打造的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并且通过Google云和阿里云实现了全球部署。通过云端系统,将手机、智能家居以及未来的智能穿戴等多端打通,实现了日程、导航、用户偏好等信息同步,以及手机、车、家的互联互控。用户可以借助一个G-ID打通众多应用场景,构建了一个人、车、生活的大应用生态体系。
GKUI将注意力放在了生态互联方面,通过一个G-ID账户打通了各类电商、社交、出行、支付等日常生活体系,用户在车内就能实现用户的驾驶偏好和习惯甚至可以通过一个G-ID同步到任意一辆搭载GKUI的车型中,实际上它更像是吉利版的Apple ID,完全将手机生态的玩法移植到了汽车上。
在人机交互中,GKUI几乎摆脱了僵硬的预设语音指令操作,通过“你好 吉利”智能语音系统,令驾驶者仅需像日常对话一样,简单的几句语音指令即可实现对天窗、空调、多媒体、导航以及信息交换等功能的操作或控制。用户可以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各种复杂情况都能智能识别,多轮对话、联想对话、学习对话、认人对话,有智商更有情商。
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智能化和网联化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变的主题。对于一款合格的人机交互系统来说,更重要的是连接起人、车和生活,这样车辆的可玩性也会成倍提升,车辆将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成为一个智能应用中枢,届时人机交互系统将不只是一个连接用户和车辆的工具,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大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