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京奔驰GLC 300L和凯迪拉克XT4
如果说加长,那就别想了。肯定是中国专用的车。这件事有人说是,但也有很多人说不是,关键看个人用车需求。加长车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一点操控性,但这种操控性只有在车辆被推到极限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大部分情况下,加长车和标准轴距车没有区别。至少根据我个人用车需求,我肯定会选择加长车。
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少。既然市场有这样的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产品。早些年加长的车型一般都是轿车,比如奔驰E300L,奥迪A6L。如今,随着SUV市场的持续火爆,SUV车型也在逐步推出加长车型,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次试驾的奔驰GLC 300L正是基于这样的消费者需求而产生的产品。
奔驰GLC L与标准GLC相比,无论是外观、内饰设计,甚至是动力总成都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这次我会更注重新车加长的体验。
至于车是不是加长的,不仔细看一会儿,光靠眼睛是真的很难发现车是不是加长的。所以用数据来表达更直观。标准版轴距的GLC车身尺寸为4661/1898/1664mm,轴距为2873mm。加长版GLC的车身尺寸为4765/1898/1648mm,轴距为2973mm。轴距比标准款长100mm,车身长度长104mm。同时,车身高度降低了16mm。
既然轴距加长了,那么毫无疑问大部分加长的部分都会用在后排空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来看看加长GLC在乘坐空间方面的表现吧。这位身高182cm的体验者坐在前排,将座椅调整到合适的坐姿后,头部空间挨了一拳。保持座椅不动,同样的体验者坐在后排,头部四指,腿部三拳以上。果然,加长轴距后GLC的乘坐空间提升是巨大的。这样的空间表现,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在更高级别的车型中,也是稳占上风。
不是原生的扩展型号,通常有两种加长方式。一种是直接拖车,用最粗暴的方式拉长车模。另一种方法是重新校准模型的扩展部分。作为百年车企,奔驰自然不会做那种不负责任的事情。所以重新调校后,GLC L在外观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协调,反而在视觉上更加纤薄。
奔驰GLC L在设计上和标准轴距的GLC没什么区别。虽然GLC已经上市很久了,但是现在这样的设计还是不合时宜。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优雅在GLC L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即使是因为加长,GLC L在视觉效果上也比标准轴距版的GLC更加舒展。
外观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内饰。GLC的内饰可能不是同级中最有科技感的,但绝对是同级中最豪华的,即使它比竞争对手更换得更早。中控台处的木质装饰板不仅没有让整个内饰显得老气,反而增加了内饰整体的豪华气息,就是7寸的中控显示屏也跟不上时代了。
2后排乘客的悬架复位
动力系统上,奔驰GLC L继续搭载代号为M274的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80 kW/5500 rpm,最大扭矩370Nm/1300-4000 rpm。传动系统自然还是用自己的纵向9AT变速箱。
就像我开头说的,轴距更长的车型当然会损失一些所谓的操控性,但那只会把车辆推到极致的状态。所以在你99%的日常驾驶条件下,你不会注意到长轴距车型和标准轴距车型有什么区别。GLC L在动力总成上与GLC完全一致,在驾驶感受上基本保持一致。
GLC上原本略显硬朗的悬挂在GLC L上有所软化,以更好地照顾后排乘客的感受。但这种柔软不仅仅是柔软,而是柔软和坚韧。感觉就像坐在魔毯上。路上的颠簸经过轮胎、悬挂、底盘、座椅过滤后,传递给车内乘客的基本所剩无几。高速通过大颠簸时,虽然悬架对颠簸的处理没有标准版那么简单,但也不会产生多余的弹跳,整体感很强。
总结:其实GLC L这次亮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的乘坐舒适性。虽然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没有变化,但车身和轴距加长后,价格并没有相应提高,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GLC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这样的好处只有在中国市场才能享受到。
近年来,“吃鸡”这个词已经不再用来形容小吃和饮料,取而代之的是娱乐的代名词。其高自由度的游戏环境和玩家之间的良性互动,而“吃鸡”已经成为闲暇时间最无聊的网络群体娱乐。
但是线下“吃鸡”怎么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在白莱坪的一片空地上互相射鸡蛋的小儿科,而是一个包括交通工具、长短武器、各种场景的高度还原的“吃鸡”。可以说除了跳伞,其他的基本都在一起了。
而这就是凯迪拉克XT4举办的线下活动,一个可以感受到“痛苦”的线下吃鸡活动。
因为是车联活动,所以不能没有车!本次活动我们有四款车,分别是凯迪拉克XT4,奔驰GLA,奥迪Q3,宝马X1。
不过大家也不用反感,因为这是体验活动,不是比较测评,所以我们主要带大家了解一下线下吃鸡的亮点,以及怎么玩。车只在游戏里。
的交通工具。本次活动我们有8位选手参加,分为四组比拼。但说真的,要不是限制了活动范围,这四组人想分出胜负,如果吃喝不愁,估计能打到年底,因为这场子真的是太大了。
足球场大小能打半年?我真没开玩笑,这场地内虽然是标准宿舍楼,但窗户全去掉了,加上单栋楼原本就有多个出入口,所以8个人打到年底,是最理想情况。
装备种类就不介绍了,太多了,武器大概20种,防具与吃鸡一样。值得一聊的是武器威力,我个人感觉散弹劲儿最大,虽然没试过挨打,但应该是打人最疼的。
还记得小时候玩的BB弹枪都是单发的,当然现在也都是连发,不过打人太疼,不是老少皆宜的项目。而水弹就不一样,打到人身上就会散掉,卸掉大部分力,虽然也疼,但不会青一块紫一块的。
水弹的优势是比BB弹疼痛感低,比彩蛋干净,而且战场无需经常打扫,会自己化掉,是改变线下射击类活动的重要革新。
刚才说了散弹打人疼,但最吓人的还是手雷,因为真的会爆。手里里面有个撞钟,拉开环后,有撞击就会炸开,水弹四射,辐射半径3-5米。
刚才是线下吃鸡的装备亮点,比小时候玩的百平米彩蛋高级多了,什么连射点射水弹,刚看见这些东西我就捣鼓了半小时,挺有新奇感。
但回到游戏规则,这就和20年前一样了,主要靠自觉,考验人品和游戏情商。当然也可以像我们这样,自己立些好玩的规则,增加娱乐性。
分组详情
两人一组,除了凯迪拉克XT4外,基本上都是自由组合。因为东家的活动,凯迪拉克XT4的组员会有额外曝光,我们这几个1米6的大个儿怕为难摄影师,就自觉让位了。
介绍小结:以上就是游戏的基本内容,包含了道具、产地、规则、分组情况。之后就该进入正式游戏了,由于我们限制了活动场地,所以没打到年底,4个小时就结束了,但你要知道打4小时线上吃鸡都吃不消,线下吃鸡可是更更更上劲儿。
2 X1组 PK Q3组 :斗勇?还是斗智?
比赛实录
战况小结:至此,由军控king老谷所带领的宝马X1组全军覆没。全场健在还有三组成员,均以完成提升和捡包工作,随时可以刺刀见红。
3GLA组 PK XT4组:学以致用 也得量力而为
战况小结:事实证明,演技再好,也要站好队,不然躺的都透透的。由专收女俘虏的老朱所带领的凯迪拉克XT4组,收服了老戏骨何老师的奔驰GLA组,那么接下来将决战时刻。
4 XT4组 PK Q3组:友情 & 爱情 双丰收
总结:吃鸡游戏想要获胜,要领就在于获取大量的资源,整合且善加利用。而在我们这场线下吃鸡活动里,车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善于发掘车本身的能力,并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才是获胜的最佳途径。
因此凯迪拉克XT4组的获胜,也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相比其它三款车型,凯迪拉克XT4拥有更多的智能配置,例如活动中所用到的流媒体后视镜、立体全景影像、tripower可变气门管理技术,这些不仅仅能运用在游戏里,在日常驾驶中也是极为出色的伙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