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张家喻户晓的报纸 与复旦新闻一同庆生!

摘要 摘要:时隔95年,两家同庚、同源、同根的新闻机构,又一次碰撞出火花。一张在上海家喻户晓的报纸,一所承载了天下记者家使命与荣光的新闻院...

摘要:时隔95年,两家同庚、同源、同根的新闻机构,又一次碰撞出火花。

一张在上海家喻户晓的报纸,一所承载了“天下记者家”使命与荣光的新闻院系,历经风雨,几度交汇,在这个秋天共同迎来了95岁的生日。

一张98年前的名单

1926年,江苏少年吴竹似考入复旦大学,后以新闻系毕业生身份在中国新闻史立业留名,直至1931年因病早逝。他与邓季惺的儿子吴敬琏,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此时距离复旦新闻系正式建系,还有三年时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曾请他的老同事、中国新闻史专家黄瑚教授考证,发现在1926年3月1日《申报》第3版刊登有一则复旦大学招生广告,新生名单显示,吴竹似在社会科学科。“新闻系当时已经开课,属于中国文学科。”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吴竹似有可能是在入校后转到了新闻系,最后以新闻系毕业生的身份走出校门。”

走出校门的吴竹似,与陈铭德、刘正华等在南京创办了新民报,即新民晚报的前身,是中国大陆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几乎与此同时,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建,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是中国赓续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

1929年为中国新闻史写下重要一页。吴竹似的这段经历,仿佛一个引子,预示了一所新闻院系与一家新闻媒体日后的缘分。

“两代半”晚报人的相聚

10月的夜晚秋意渐浓。百余名新民晚报读者来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年轻学子共庆两家新闻机构95岁生日。为了这场主题为“新闻与记忆”的纪念讲座,主持人张力奋邀请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晚报知交,“差不多有两代半人”。

报告厅白板上,张力奋收藏的晚报原件。 陶磊 摄

台上台下,话题始终绕不开一个名字——赵超构,一位贯穿了新民晚报几乎所有重要历史阶段的人物。

编辑夜光杯副刊30多年的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严建平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见赵超老是在1981年3月8日,当时复刊筹备组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请一些有意进入新民晚报的年轻人参加,类似面试,赵超老当时在座。

进晚报工作几年后,严建平有一回受命请赵超老在一篇“未晚谈”稿的小样上改几个字,一开始颇为忐忑,到赵超老家中看到老先生正拿着放大镜看报纸,对小字辈到访面露悦色,才放下心来。赵超老已知他的来意,马上在小样上改了几个字,接着畅谈夜光杯几个专栏,强调“十日谈”选题很重要,“读者·作者·编者”要经常有,保持与读者互动。

复刊16周年时,新民晚报时任记者唐宁写过一本题为《生逢其时》的书,回忆复刊初期一批报人筚路蓝缕、再启山林的经历,当中记录了1982年晚报复刊当天,赵超构难得的一次“发火”。

起因是赵超构在复刊号上亲自执笔,写了《复刊的话》,其中“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一句,另一位领导觉得两个“百姓”有重复之嫌,遂改成“为国家分忧,与百姓同乐”,就付印了。不料赵超构看到印出来的报纸,严厉地责问这两个字是谁改的,认为这样一改,含义大不相同。两个“百姓”叠用,显然更符合赵超构对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定位,即“千言只作卑之论,力戒浮夸,少说大话,实事求是,不唱高调”。“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位老领导很坦诚地把事情的头头尾尾都告诉我了。”唐宁回忆,“我没有受过系统的新闻教育,报社的前辈给我们打造了一个新闻学院。赵超老的杂文很短,但每一句话,我相信他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1944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与中外记者合影,朱德后面为赵超构。

一毛钱买来的《延安一月》

朱大建,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还在复旦新闻系念书时,他已将赵超构奉为敬仰的新闻大家。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单位资料室面临淘汰的旧书中找到了一本1946年南京新民报馆出版的《延安一月》。

“赵超构代表新民报参加‘中外记者团’赴西北参观时,只有34岁。一个随团采访,能写出多少东西呢?他可以写十多万字,并且巧妙通过了国民党新闻检查,在报纸上先后连载81天,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忆起初读这本书的感受,朱大建依然不吝赞赏。书的首页是陈铭德《关于“延安一月”》一文,提到“对于延安事物,虽然有时是介绍,有时是批评,但自始至终,看不到一句话是离开国民的公正观点的”。他很认同这个评价。

朱大建收藏的《延安一月》。受访者供图
朱大建收藏的《延安一月》。受访者供图

赵超老要言不烦、客观公正的表达风格,一度激励朱大建专心读书,写深入浅出的文章。这本四十多年前花一毛钱买来的《延安一月》,他反复阅读,珍藏至今。

“这张报纸有过辉煌的过去,对于我们来说,怎样接好这一棒,是一个永远的课题。”新民晚报总编辑缪克构说,“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才能把新民晚报的文脉传承下去。同时,在传播格局发生极大变化的时代,我们也应该有新的变化,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形象。”

体育记者起家的70后晏秋秋,在新民晚报写了20年文章后,有一天突然意识到看短视频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转身成为在镜头前评论时事的主播。很快,他又不满足于短视频的体量,开始每天做100分钟直播。如今“晏秋秋”已成为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一个现象。“赵超老那个时代就要求搞好读者和编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老百姓的反馈,我觉得现在的科技可以让我们第一时间掌握到老百姓想什么、关心什么。”他说,“那我们就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天天陪伴老百姓。不仅这么说,还要这么做,才能有比较好的互动和沟通。”

一场延期的特展

缪克构特别推荐了新民晚报社与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场特展。为了办这个展览,他与同事吴强、李天扬三人多次来到赵超构晚年最后的居所,拜访老人的女婿陈舜胜教授。“其中有一件展品是编号001的新民晚报茶杯,赵超老的家人原本还在使用,捐赠给我们之后刚刚买了新的。”他介绍。

这场名为“林放不老”的赵超构手迹暨《延安一月》出版80周年展,自9月9日晚报报庆日开展以来,深受好评,原定的闭展日期为此延后了一个多月,至2024年10月30日。近百件(套)珍贵的手稿、手迹、摄影作品及相关文物,立体丰满地再现了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的传奇一生。

策展人李天扬现为新民晚报高级编辑,对“延安行”“未晚谈”“尺牍情”“光影间”“百姓家”“新民汇”六个章节每一件展品如数家珍。在紧张而精心的两个月备展时间里,他曾一天“破案”,查证赵超构“未晚谈”的老黄牛头花来自黄永玉手笔;也曾“踏破铁鞋”,在各方帮助下辗转集齐六个版本的《延安一月》,以及连载《延安一月》、首发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报纸原件。此外,展览还汇集了陈铭德、张慧剑、程大千、姚苏凤、冯英子、张林岚等几代新民报人的手迹,郭沫若、赵朴初、王蘧常、启功、华君武、贺友直等新民朋友圈的墨宝。他难掩兴奋道:“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公开展出,在晚报工作几十年,我也是头一次见到原件。”

左起:1944年首发连载《延安一月》的重庆新民报,1944年—1945年重庆初版、再版、成都印再版、重庆三版《延安一月》,均为首次公开展出。李天扬 摄

张力奋举办纪念讲座当晚,演讲台一侧的两块白板上,也展示着他收藏的若干晚报原件。“每次让我的学生来看这些原件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和历史发生了某种关系。”他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看来,这既是学界向业界的一次致敬,也是业界对学界的反哺与帮助。

令李天扬惊喜的是,不久前在为复旦大学新闻望道班新生导览时,这些“05后”学生提出了好几个颇具专业水准的问题,让他花了较长时间细细回答。孩子们的观后感后来以《林放不老,望道不绝》为题,刊登在新民晚报。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望道班”项目主任李泓冰的话说,“他们明天泛起的涟漪,将触达更廓大的世界”。

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在火热的时代中焕新。时隔95年,复旦新闻学院与新民晚报又一次碰撞出火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