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西“十里钢城”到城市复兴新地标 首钢园凤凰涅槃

摘要 首钢园凤凰涅槃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首钢园服贸会4.0版场馆经过改造后亮相,惊艳了中外朋友圈:总建筑面积12.24万...

首钢园凤凰涅槃

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首钢园服贸会4.0版场馆经过改造后亮相,惊艳了中外朋友圈:

总建筑面积12.2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05万平方米的新园区中,14座现代化展馆如众星拱月般围绕分布,向人们热情展示服贸会9大专题展。

新园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后首次亮相的首钢四高炉。这座建于1969年的高炉,是首钢第一座现代化的功勋高炉,因首钢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于2008年1月5日正式停火。今年,四高炉作为北京市2024年重点工程整体改造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成为服务城市会展功能的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新亮点。

变身会展综合体的四高炉外观宏伟,室内有三层,一层为展厅,二层和三层是会议和多功能空间。高炉室内1.2万平方米的超大展区和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千人会议厅都与高炉本体相通,炉芯照明也别具匠心,恍若高炉里仍燃烧着熊熊烈焰,让人一下回到大工业时代。会议室外,多条钢楼梯与室外廊道、空中步道相连,既可快速疏散人流,又可“空中游首钢”。

漫步首钢园,问询区、洽谈区、休息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引导标识清晰简洁,中外来宾依此可快速到达相应点位。园区增设的东登录厅服务,首次实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登录厅,并和周边市政道路、地铁站点紧密结合……

这个不断火出圈的国家级工业遗存——首钢园,原本是首都工业龙头首钢的大本营。说起首钢的故事,可算得上是一部浓缩的北京发展史。

首钢的前身,是1919年北洋政府创办的民族企业石景山钢铁厂。新中国成立前,厂区已几近废弃。1948年12月,石景山钢铁厂获得解放,由此开启了恢复改造和大规模建设。

仅仅四年时间,石景山钢铁厂在人民手里的恢复建设就超过了过去三十年的经营。更令人振奋的是,1958年9月7日凌晨,钢铁厂终于炼出第一炉钢水,彻底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面对西方钢铁强国的技术封锁,首钢工人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研发成功高炉喷吹无烟煤粉技术和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领跑者,也成为北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支撑首都建设的大国重工。1967年,石景山钢铁厂更名为首都钢铁公司,也就是今天的首钢。经过近三十年的大规模建设,首钢跻身全国八大钢铁公司阵营。

在改革风起云涌的年代,首钢一直冲在最前面。1981年,首钢率先实行承包制。前所未有的活力,让首钢在当年钢铁减产的情况下,仍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2%。此后,首钢又写下了利润连续15年递增20%的高增长传奇,为首都经济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96年11月8日,首钢迈出向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首钢集团正式成立,从过去总公司单一法人管理100多家工厂,变为多法人的母子公司,极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首钢是北京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大型钢企的环保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首钢治污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但这并不能改变老钢厂难以彻底解决的城市污染问题。而此时的首钢也面临着主打产品仍是“面条”“裤腰带”等建材“大路货”、就要滑出钢企第一梯队的危机,急需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整体搬迁!2005年,二代、三代甚至四代首钢人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离山向海,来到220公里外的海上荒凉小岛曹妃甸。首钢搬迁,对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先行先试作用,对全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留守”京西的首钢老厂区酝酿着新生。2010年底,老厂区钢铁冶炼全面停产,朝着“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转型。2015年,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为首钢老厂区的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改造后的西十筒仓成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家,精煤车间老厂房、运煤车站改造出速滑、花滑、冰壶、冰球四个国家队训练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四块冰”。还有在北京冬奥会上出尽风头的“雪飞天”,它和背后的首钢工业遗存“酷酷”的烟囱一起成了全球“网红”。冬奥会后的“雪飞天”热度不减,成为冬奥遗产赛后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如今的首钢园,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端科技企业占比超过70%,是国际盛会服贸会的永久会址,拥有全球首个全沉浸式太空探索主题科幻综合体——一高炉·SoReal元宇宙乐园,举办中国科幻大会、大跳台世界杯,“半厂山水锦花地,十里钢城碧云天”的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深受市民喜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京西的“十里钢城”,到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始终与北京的发展同频共振。未来,新首钢在首都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将全面提升,在多赛道上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