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国 沟通世界:多项跨地域跨行业成果在论坛期间集中发布
在昨天举行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六大平行论坛上,多项跨地域、跨行业成果的发布,一批战略合作项目签约,凸显了北京文化论坛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强大溢出效应。《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京津冀文旅资源将协同共享;京沪粤等十省市动漫游戏产业战略合作平台启动,相关企业将可享一站式交互服务;通过数智应用赋能文化遗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良渚遗址有了全天候、动态化的保护平台;中国水利博物馆中国馆落户巴厘岛,为国内博物馆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提供新平台;《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多语种系列图书揭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央地合作、政企联动、跨行业结盟,北京多家单位与外地伙伴结盟,赋能文旅发展……累累硕果,充分呼应了北京文化论坛“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的年度主题。
《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文化交流成果
《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多语种系列图书面世
故宫国博敦煌三大专题首批推出
昨天,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共同进步”平行论坛上,《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多语种系列图书发布。
《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朝华出版社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权威文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策划推出。论坛当天首批发布故宫、国博、敦煌3个专题的英文版、法文版图书,共220条关键词,旨在讲述中华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
论坛嘉宾为《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多语种系列图书揭幕。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介绍,《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图书有4个特点,一是推介四羊方尊、《千里江山图》等具有标识意义的中国文化遗产,3个专题共精选近200种中国典藏文物、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词条内容;二是展现文物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解读绵延不绝的民族品格与思想智慧;三是图文并茂再现历史文物的真实魅力,100余张高清图片与文字彼此结合,让读者如同亲临历史现场,感受文物的呼吸与文明的活力;四是讲述文物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精彩故事,对每件文物的来源、特征、历史价值进行详细解释。
《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京津冀文旅资源将协同共享
在昨天举行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上,《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该计划是在文旅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下,由京津冀三地文旅厅(局)共同起草完成的。这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也为京津冀三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方向。未来,三地将聚焦文旅产业融合、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区域文旅宣传推广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高效联动。
北京市文旅局副局长王洪涛表示:“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北京会同天津、河北共同制定了《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围绕产品供给、产业融合、消费促进等10个方面,明确了重点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王洪涛举例,借助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相关功能,未来在进景区游览、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等相关服务上,均可实现京津冀协同的资源共享。
推动更多国漫IP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十省区市共建动漫游戏产业平台
在昨天举行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上,十省区市动漫游戏产业战略合作平台发布。
该平台是由北京、河北、辽宁、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十省区市动漫游戏产业(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共同发起的综合性动漫游戏开放式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平台为企业提供项目展示、经验分享、对接合作的一站式交互服务,促进各省市动漫游戏企业跨区域交流与合作。
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会长刘春刚表示:“我们借助北京文化论坛这个国家级平台,为全国多地的企业做一个平台,进一步跟文旅企业结合,把我们更多的国漫IP和企业推向国际市场,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海外。”
文化遗产成果
首创“遗产监管网格”
良渚遗址实现全天候动态化保护
代表东亚5000余年前稻作文明最高成就的良渚遗址,有了全天候、动态化的保护平台。在昨天举行的“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良渚古城遗址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发布了“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赋能文化遗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果。
“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平台通过“空间规划管控+网格双重监管+平台监测预警”模式强化大遗址综合保护,实现了“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警、行为可追溯、保护可提前”的遗址保护闭环。聚焦文物安全,平台首创“遗产监管网格”,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查全域覆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算法等做到风险分级分类实时预警。平台还集成遗址、玉器等专题数据库,打造了可视化知识图谱。
探索古迹遗址保护新路
科技助泉州文物修缮树标杆
泉州府文庙是我国东南地区规制最完备、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庙建筑群。昨天,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发布泉州府文庙的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成果。
近年来,该中心探索出一条传统保护工程与现代技术结合、文物环境与城市风貌整治并举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之路,开展了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展览展示等多项设计,对文庙文物实施了全方位的保护利用。
现代技术助力文物“活”起来。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所主任何振良说,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工程入选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在保护工程中,我们引入现代科技,通过高光谱成像技术摸清大成殿的彩画年代变化,采用可逆性与和谐性兼容的方法实施了彩绘保护,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文物保护修缮领域树立了标杆。”
打造如梦如幻空间景观
数字技术“复活”千年马王堆
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五十周年。昨天,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说,该院以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科技手段,打造“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复活”了千年马王堆。
段晓明介绍,展览通过超大型球幕、全息影像、裸眼3D和镜像空间等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创造了如梦如幻的空间景观,拉近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有机会与文物展开跨时空对话,沉浸式体验传奇文物背后的历史底蕴,领悟古人的生命哲学。
段晓明表示,展览已接待16万余名观众参观,将展出至明年2月。
水利文化成果走向世界
中国水利博物馆亮相巴厘岛
今年,中国水利博物馆在印尼巴厘岛苏巴克水博物馆设立中国馆,展出首个海外交流展“水兴文明——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昨天,中国水利博物馆馆长陈永明表示,将和国内博物馆及有关机构一起共建共享这一国际展览场馆,向世界传播中国悠久灿烂的水文化。
中国馆定位为国际水文化交流展馆,为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提供平台。正在展出的“水兴文明”展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悠久的治水历史、丰富的水利遗产和工程智慧,展示了中国水利文明成果。
陈永明透露,一系列特色国际展览有望在中国馆亮相,包括黄河、长江等流域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等涉水文化主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