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近60名中外记者走进城市副中心

摘要 9月4日上午,由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举办,来自赞比亚新闻通讯社、肯...

9月4日上午,由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举办,来自赞比亚新闻通讯社、肯尼亚广播公司、哈萨克斯坦《诚实报》等40余家中外媒体的近60名记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近距离感受副中心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吸引力。

伴随着舒爽的秋风,中外媒体记者首先来到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青花御窑厂图圆瓷板、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清朝皇帝的龙袍……博物馆里,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让中外媒体记者目不暇接。来自肯尼亚《星报》的记者俯下身细细欣赏龙袍上的花纹,游览途中,他连连按下快门记录下精致的展品。“博物馆里展示的龙袍让我印象深刻,太美了!”他说。

中外媒体记者在大运河博物馆参观采访,了解大运河及中轴线文化。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和休闲水街组成。中外媒体记者在这里详细了解古老的运河文化。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和大运河文化带的龙头工程,更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中外媒体记者在大运河博物馆参观采访,了解大运河及中轴线文化。

离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记者们来到开馆半年多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藏书量800万册,阅览座席2400个。从南门步入图书馆,外国记者立刻被眼前“森林书苑”的景致吸引,144棵“银杏树”撑起屋顶宛若森林伞盖,巨大的玻璃幕墙引入自然光,书架摆设营造出“书山有路”之感。记者们拾级而上,犹如穿梭在“书山”之中,美轮美奂的阅读环境令人沉醉。

走进图书馆的元宇宙体验馆,记者们与大屏幕里的数字人交流互动。“数字人能准确告诉我利比里亚国家的地理位置,太神奇了!”来自利比里亚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说,他对人工智能相关设施印象深刻,相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也是此次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外媒体记者最后一站来到了北京艺术中心。艺术中心的外形设计取自运河古粮仓造型,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投运后与国家大剧院一起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剧院综合体。记者们参观了歌剧院、戏剧场、小剧场等场馆,深刻感受到“文化粮仓”的独特魅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给中外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副中心智能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有力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