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外卖”为何大行其道 如何整治 经济日报解读

摘要 治理幽灵外卖刻不容缓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批租借营业执照开店、门店照片和地址作假却成为高分热销店铺的外卖商家,甚至还有数十家店铺共用...

治理“幽灵外卖”刻不容缓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批租借营业执照开店、门店照片和地址作假却成为高分热销店铺的外卖商家,甚至还有数十家店铺共用一张执照经营外卖业务。这些蒙混过关的商家入驻外卖平台,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溯源,成为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必须严厉整治。

没有堂食场地,或者已经关门倒闭,但依然活跃在各类平台上的外卖商家,人们称之为“幽灵外卖”。相关法律规定,外卖商家应向消费者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地址等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分辨商家信息是否真实,依靠平台严把商家资质审核关就显得愈发重要。但是目前商家未上传环境照、实体店照片的情况并不少见,暴露出平台存在资质审核不严等问题。

治理“幽灵外卖”,平台不能缺位。外卖平台要把好商家准入关,通过实地考察、开通举报热线等办法,严格筛查不具备从业资质和伪造信息的商家。在店铺经营过程中,也要做好监督和资质复核工作。可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及时核验和对比,及早发现资质信息过期、变动、重复等异常现象,及时跟进处理,让不法商家没有可乘之机。

“幽灵外卖”大行其道,违法成本低也是重要原因。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形成网络餐饮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以外卖经营户聚集的重点区域为突破口,以小餐饮为重点检查对象,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整改”工作机制,严查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未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等违规违法行为。还要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共治。

当前,有外卖平台尝试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倒逼店铺规范经营,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只有各参与主体压实责任、积极作为,才能合力推动网络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