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助生物药企培育新动能 三元基因加速迈向工业4.0

摘要 北京南六环外,中国药谷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在崛起。景弘大街20号,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元基因)数智化新厂区已于一季...

北京南六环外,“中国药谷”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在崛起。景弘大街20号,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元基因”)数智化新厂区已于一季度投用。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大片的农田。

作为北京市100项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重点工程,三元基因新厂区占地30亩。崭新的现代化厂区内,智能化生产和研发基地落成,将为企业新产品上市提供足够的科研空间和生产产能。公司表示,现有产品产能扩充,再加上建设新产品生产线,将让公司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近10倍。企业将加速打造生物制药领域“工业4.0”标杆。

8月26日,三元基因刚刚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6.92%,实现扣非净利润888.89万元,同比增长21.89%。业绩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成立于1992年,一直扎根北京,三元基因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企业,其人干扰素α1b产品是中国首个基因工程I类新药,实现国内该领域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干扰素是人体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但病毒感染会抑制内源性干扰素产生,因此补充外源性干扰素对免疫低下的儿童非常重要。该公司人干扰素α1b(商品名:运德素®)已连续多年占据中国干扰素市场份额领先地位。

近日,三元基因新厂区首次对媒体开放。记者获悉,目前公司新厂区正在进行紧张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

智能化生产基地二层,一条注射剂生产线正在调试中。16个灌头同步工作,每分钟可灌装约550瓶,效率是目前国内是最高的。产线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公司董事杨大军介绍,工业互联网、窄带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存储、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大量运用,正让药品生产加快告别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小药瓶在灌装前称重一次,灌装后再称一次重量,如果药剂灌装量不够的话,马上就会被自动剔出来,而这一系列操作仅仅需要几秒钟。

说起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就绕不开北交所上市。2021年1月,三元基因登陆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募资2.83亿元;10个月后,北交所开市,三元基因作为首批上市企业平移至北交所。

“我们打破了研发、厂房、市场三个发展瓶颈。”三元基因副总经理张宾说,北交所上市,让企业积蓄的成长动能更加充分。

“上市募资解决了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让企业敢投、能投。”按他的话说,这几年企业新药研发是拼着命地往前推。公司已上市的4款创新药,已成为企业的“现金牛”,可以为发展带来持续的资金。目前募投在研的4个“世界级难题”新药研发项目,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江湖地位”。

多年来的产能困扰也将一举打破。1998年,三元基因在北京大兴工业区建立国内第一条通过GMP认证的基因工程药物生产线,最初批复产能为每年50万支。这些年来,老厂区一直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能,最高达到1500万支,但已完全饱和。

今年,江西省医保局牵头的干扰素集采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产品将迎来增长放量,产能支撑是个考验。三元基因董事长程永庆表示,过去因为产能不足,企业经常遇到供不应求“断货”问题。如今新增产能的大幅扩张,将充分保障公司未来新产品上市以及产能发展的需要。

受疫情影响,前几年三元基因业绩一度下滑。不过,自2023年以来,企业经营正在加快恢复。去年,公司营业收入、扣非后利润双双同比增长40%以上。今年上半年恢复势头延续,一条触底反弹的“微笑曲线”正变得清晰起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