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时尚!北京都市与田园越来越近
夏日的京郊,人气火热。无论是山林徒步亲密接触大自然,还是划水漂流体验戏水乐趣,抑或是在广袤的田野里露营观星,或在民宿小院里看一场非遗表演……假日奔京郊,正是好时光。
在北京,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城乡共融的发展战略,让都市与田园的距离越来越近,直至相互交融。来自城市的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到乡村度假、旅居,逐渐融入乡村生活。四面八方涌入的新经营主体,带来了新技能、新理念,也让乡村变得时尚起来。
市民在金海湖景区放松休闲。王玉梅摄
数字乡村拉近时空距离
“家人们,现在我手里的是刚刚摘下来的桃子,皮薄肉嫩,看看,咬上一口汁水特别足……”在硕果累累的桃园,主播正热情洋溢地介绍着手中的产品。下单后,桃农会在清晨摘桃装箱,本市区域的订单当天下午就能送达。
2017年起,平谷区创新实施“互联网+大桃”工程,成功孵化了许多本土电商企业和创业人才,并提出了培育千亿级直播电商产业集群的目标。到现在,直播电商已覆盖100多个村,通过网络销售农副产品年交易额达7亿元,正在加速形成“一村一直播”新格局。
足不出户,就能尝到本地生长的树熟平谷大桃,这样的体验实在便捷。在舌尖味蕾的共享中,城乡间的距离,被数字信号填平。
无独有偶。今年5月,顺义区龙湾屯镇樱桃幽谷的果农们也用上了直播。采摘园里装上了宽带,农户们纷纷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推销自家种植的樱桃。
作为北京著名的樱桃种植基地之一,樱桃幽谷此前接到的多为本市或本区订单,熟客、回头客较多。今年,北京移动顺义分公司在樱桃采摘旅游季前夕,就着手推进樱桃采摘园的网络建设。通过铺设光缆,在樱桃种植园进行网络预覆盖,确保农户能够顺利开展直播。对于已经开通宽带的农户,公司上门服务,采用光纤入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网络质量。
“往年信号不行,没办法在园子里直播,很多网友看不到樱桃树就觉得不真实。现在信号挺强,我就在地头直播、地头发货,效果非常好。”果农张满琴说,“我的直播间人气不赖,很多老客户经常来直播间跟我打招呼,就跟面对面一样。”
学生们来到大兴区月季主题观光园研学。 程红妹摄
田野间诞生消费新场景
距离北京城区50公里外,怀柔区桥梓镇上王峪村,常住人口不过100余人的小村子,却开了三家乡村咖啡店,一到周末就人来人往。今年26岁的王春力是嵄落咖啡主理人,2022年回到家乡创业。
山林间,咖啡店的生意正好。300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顺着山势高低错落地摆放着百余个座位。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坐在树荫下的木椅上,迎面吹来带有水汽的微风,有咖啡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不只是上王峪村,目前怀柔区有70余家乡村咖啡馆,村咖已成为乡村旅游中重要的消费新场景。今年端午假期,王春力的咖啡店三天总营收达到7万多元。在村咖等新业态的带动下,今年端午三天假期,怀柔区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营收达7138.26万元。
当咖啡变身为媒介,与本土元素碰撞出更多新场景,诗和远方与钢筋水泥就变得更加亲近。
在密云区溪翁庄镇北白岩村,一家名叫“村儿咖”的咖啡店,成了“跑山”摩友们的必打卡地。占地300平方米的“村儿咖”原本是个闲置农宅,2018年,回乡创业的密云姑娘郭海燕谋划着开家民宿,因这个位置临街,也将其一并租了下来,本打算做民宿的接待中心,配套了一个咖啡角和小超市供游客休息。“没想到,咖啡角太火了。”郭海燕说,消费客群不仅有民宿的客人,还有很多是过路的骑行爱好者。于是,郭海燕直接取消了超市和接待中心,全部改建为咖啡店。“最多一天能卖出300多杯,在冬季,咖啡店收入甚至比民宿还要高一些。”
改建后的咖啡店,又土又洋,却很和谐:门外是露营风的桌椅、草坪、移动咖啡车,时尚休闲风十足;屋内,编筐挂在墙上作装饰,用麻绳自制的吊灯散发着暖光,不缺乡土特色。柜台内,山楂燕麦拿铁、老倭瓜蛋糕、抹茶栗子等,也都结合得很不错,色香味俱全。
如今,这个小小的咖啡店已经成了骑行爱好者的据点,他们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赏青山绿水,而这些酷帅的摩托也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
京郊民宿成了第二个家
美丽乡村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也有便捷舒适的设施条件。越来越多市民每年会不定期到乡村过上一段旅居生活。
暑假第一天,荣家睿就被爸爸妈妈送到了“老友季放羊班”。名叫放羊班,其实跟羊没啥关系,也不是真正的班级,而是将孩子送到京郊的民宿托管一周,深入体验乡村生活。父母家人只一送一接,不陪同,孩子需要自己独立度过“放羊班”生活。
这家名叫老友季的民宿,位于密云区溪翁庄镇,距离市区将近60公里。把孩子独自放在这么远的地方,家长能放心吗?“最开始肯定担心,怕孩子不适应,但孩子不仅没想家,玩得很开心,而且还培养了好习惯,自己会收纳衣物打扫房间了。”荣家睿妈妈说,孩子虽然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但对乡村一点儿也不陌生,每年他们都会带着家人到乡村的民宿住几天来度假,“吃的住的都不比城里差,而且自然环境和空气都更好,像是第二个家一样。”
“每次来‘老友季放羊班’都玩得特别开心,这里的哥哥姐姐会带着我们上山摘菜、捉昆虫、玩泥巴、用蝉蜕做毛猴,特别有意思。”荣家睿说,她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老友季放羊班”了,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期待。
周末到京郊住上几天,如今已经成了不少人的选择。“我们常说的微度假,指的是不逛景点、不奔景区,选择一个地方待两到三天,放空身心。”家住朝阳劲松的旅游爱好者李怡说,以前到京郊玩,一般是一大早出发,逛逛景区,找个农家院吃饭,然后返程。“来去都行色匆匆,而且日后回想起来没什么记忆点。”李怡说,如今京郊的村里,各方面设施都提升了不少,有宽敞的停车场,干净的街道,还有各具特色的民宿、农家院,再搭配上敞亮的天际,“到村里住一周,心情会放松不少。说白了,就是在乡村里找家的感觉。”
密云区乡村咖啡馆带来消费新场景。密云区委宣传部供图
休闲农业带动城乡融合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将城乡的距离一步步拉近。这样的变化,得来不易。
北京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动京郊发展休闲农业,一家家民俗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一段时期发展过后不免遇到瓶颈——同质化、低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多元的个性化需求。市统计局报告显示,自2013年起,北京农业观光及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持续走高,至2016年时达到顶点,当时全市农业园区数量为1300多个,乡村游总收入14.4亿元,总接待人次为2297.4万。而到了2018年,农业园数量仅剩700多个,乡村游总收入缩水至13亿元,接待人次也相较减少了200万。
破局,必须从供给侧发力。北京市随之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从市民的消费需求出发,积极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包括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特色,扶持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等。
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共同发布《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实施意见》,紧扣首都功能定位、聚焦产业提档升级,提出打造十余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创建百余个美丽休闲乡村、提升千余个休闲农业园、改造近万家民俗接待示范户的目标。
随后,市农业农村局又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北京市促进“乡村民宿+”产业提升的若干措施》,从乡村资源规范、原味特色挖掘、多领域融合、经营者素质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从2021年起,北京市连续3年划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并面向全社会招募专家,建立休闲农业专家辅导团和景观休闲农业创新团队,82名专家和6个专家团队从产业方向、市场趋势、景观规划、科学种植、推广营销、直播销售等方面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把脉支招”。
北京市将发展休闲农业列入涉农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库,实现对各区相关项目的规范化、精细化、闭环式管理。
品牌上也在发力,旨在强化地区特色,解决同质化问题。2021年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京华乡韵”市级休闲农业品牌体系。北京市各区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培育出朝阳区“京制暖阳”、丰台区“丰花晓月”、平谷区“桃醉平谷”等区级休闲农业品牌。
2023年,在乡村景点、节庆会展、消费新场景的带动下,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为36.2亿元,总接待人次达到2210.1万。虽然总接待人次相差不多,但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这说明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产品供给质量有所提升,并且带动了市民的消费意愿。
小朋友在密云农场参与农事体验。康磊摄
吸引人才向乡村聚集
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的快速发展,不仅把城市里的人们吸引到乡村游玩、消费、度假,更有一批来自城市的创业者,他们落地生根,成为了乡村的一分子,为发展出谋划策。
在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有一支大名鼎鼎的“金叵罗11队”。它的队员全部是来村创业的“新村民”,如今已有49名成员。
11队这个名字,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来到金叵罗投资创业、同时也是11队队长的梁晴介绍说,头一层是,村里原来有10个生产队,“新村民”们自称11队,意思是成为村里的一分子。而另一层含义,11即“1+1”,代表着“城市+乡村”在一起。
成为“11队”成员,还要满足两个条件:热爱金叵罗、携“艺”入队。这两项标准,意味着既要有自主参与村子建设的意愿,也要有相应的资源和能力。49位成员中,既有实际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者,也有来自高校及各类研究院的专家,涵盖各行各业。成员定期围坐在一起,围绕金叵罗村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蓝图规划等进行深入探讨。
不仅如此,他们还成立了“金叵罗11讲堂”,每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专长准备一堂与乡村振兴有关的专题课程。讲课时,不仅村民可以听,外来人同样能坐下来听,每堂课都是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在他们的带动下,金叵罗村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移动咖啡吧、手工甜品店、窑烤面包房、星空露营地……数十种乡村旅游新业态、新场景陆续涌现,既盘活了村里的资源,也给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增收。新的生活理念、新的美学体验、新的时尚潮流在金叵罗落地生根,拉近了城乡间的距离,也为乡村振兴以及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延庆区四海镇黑汉岭村的“小溪嘟嘟·小学校”民宿负责人王晓丽是一名生态学博士,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她将闲置多年的小学改造成集住宿、餐饮、游玩于一体的综合体,带动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留英归来的李一方,与3位海归女硕士组成创业团队,在密云区金叵罗村携手创建飞鸟与鸣虫农场,开展食农教育。顶着名校博士后的光环,石嫣选择到顺义区龙湾屯镇,建立了首个“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农场,推广社会化生态农业……
在京郊兴起的这股休闲农业浪潮中,投身而来的高质量人才仿佛一泓活水,激活了乡村的产业、文化、社会状态,也让城市与乡村更紧密地携手而行。
制表/赵云龙
他山之石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19世纪30年代,休闲农业最早起源于欧洲,在百年间已逐渐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形态,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自然环境、提升经济效益、提高资源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作用。
法国休闲农业发展较早,采取非政府组织进行行业管理是其明显特征。法国是一个农村地区广阔的国家,其农村地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农村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农业上可以利用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60%。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法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村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开展建设,由行业协会制定农业旅游的管理制度和各种行业标准,并负责实施。政府只行使监管权力,不再对农业旅游进行直接管理。这样不仅减轻了政府管理压力和管理成本,而且使得农业旅游多点开花、快速发展。目前法国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户超过1.77万户,乡村休闲和农业旅游的比例超过1/3,农业旅游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
德国则发展出了一种市民农园的模式。市镇政府提供公有土地给市民租赁,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每个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年至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这样的模式,既满足了广大城市居民参与农耕休闲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已超过十万个。
美国也有类似的市民农园,但又有所不同。美国市民农园主要采用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经营模式,其种植和经营的主体仍是农民,城市居民与农园主共同承担经营成本、风险,并分享赢利。这种模式促使农民、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休闲农牧场度假也成了美国普通市民较为普遍的一种大众消费模式。 (王可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