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里内 北京中小企业将享便捷助企服务

摘要 近日,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本市将基本能构建出北京特色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

近日,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本市将基本能构建出北京特色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1000家服务载体,每年累计服务100多万家次中小企业,力争使企业在一公里范围内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助企业“一臂之力”。

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

截至2024年6月底,本市共有在营中小微企业198.5万家。根据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样本的持续监测,北京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呈现波浪形回升走势,运行趋势持续向好。“但我们也认识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杨靖国说,《三年行动计划》正是为了解决好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更好的服务。

行动计划提出了构建“12358”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要素资源保障。其中,“1”就是建立健全一套中小企业工作统筹和评价机制;“2”是构建“普惠帮扶+重点培优”的二级阶梯服务模式,面向全市近20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普惠公平的服务,也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准定制”。

中小企业能获得哪些服务?服务体系中的“3”就是打造“千亿畅融”“一月一链”“益企京彩”三大服务品牌。

从去年开始,北京中小企业在手机“千亿畅融”小程序里简单输入融资需求,就会有银行客户经理主动“接单”。“为了解决融资难,我们计划从贷款、担保、投资、信用、上市等方面发力,形成多元的融资服务体系,拓展首贷、做好续贷、增加信用贷。”杨靖国说,“一月一链”解决的是“开拓市场难”,围绕未来产业和高精尖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益企京彩”解决的是“享受服务难”,通过 “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12345企业服务热线,实现惠企服务下沉扩面。

五级服务助企业“一臂之力”

哪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本市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各级服务载体近300家。按照计划,2027年前将会打造1000家服务载体,培育和服务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和3万家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累计服务100多万家次中小企业。

千家服务载体共分5级。逐一来看,“小微企业之家”定位为基础性、广泛性的服务载体,提供政策宣贯、服务信息发布等基础服务,2027年前建立1000个左右;“专精特新服务站”重点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服务的服务载体,2027年前建设100家左右;“示范平台(基地)”是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中枢型服务载体,提供全链条服务需求,2027年前培育300家左右;“专精特新特色园区”以培育和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服务功能,提供企业融资、产业链融通、数字化转型等特色精准服务,2027年前建设2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具备完善产业生态的服务载体,推动企业集群式发展,2027年前累计培育20个。

通过五级服务载体的建设,北京将形成多维和立体化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在一公里范围内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一站式”枢纽实现服务通办

除了配备像服务站、园区这样的“硬件”,北京还将通过“软件”提升来助中小企业加速成长。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八大工程各具特色:“平台聚合”打造“一站式”服务枢纽,实现信息通查、咨询通达、服务通办;“扩容提质”既提供公益性“纾困解难”服务,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清偿化解力度,又加大普惠性服务和专业化服务供给;“数据筑基”将加强数据治理,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触达;“岗位提升”加强一线服务人员供给;“技术赋能”鼓励服务载体和机构利用技术手段搭建“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提供智能集成化服务,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标准领航”推动服务过程规范化,制定服务载体管理规范;“要素融通”举办各类政策服务、赛事,组织龙头企业、优质服务商进基地、进园区,帮助企业对接资源;“扬帆出海”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培育专业服务机构,开发跨境金融服务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中小企业服务工作任重道远,《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改善中小企业服务体感,提升助企服务温度。”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引导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政策直享、服务直达”的服务格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