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奇绝水上长城 缘何能屹立水中

摘要 万里长城,通常遇山不断、遇水而绝,而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九门口长城却踏水而过,横跨九江河,形成 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绝景...

万里长城,通常遇山不断、遇水而绝,而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九门口长城却踏水而过,横跨九江河,形成 “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绝景观。

38年前,辽宁考古专家冯永谦带队,在河漫滩、河道中发掘九门口长城遗迹。38年后,在这位已近九旬的老人讲述下,寻踪九门口长城发掘的经过浮现在眼前。

纠正县志偏差“寻回”九座水门

九门口长城,是明蓟镇长城东端南行段的一处水上长城。由此向南去即为山海关关城,向北延伸就是长城三龙聚首之地的锥子山。此地,扼守着东北地区经辽宁去往北京的一条东西要道,被称为“京东首关”。

如今, 站在九门口长城之上,望山踏水,可感受长城与山相交、与水相通的独特壮阔景观。然而,1986年,冯永谦受辽宁省文化厅委派刚来此地时,这里可是另一番破败荒芜的景象——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的九门口长城已倒塌毁损,砖石残土堆在河床上,遍地蒿草。

长城如何修复?九座水门又都在哪?一个个难题抛向考古队。

据县志记载,九门口长城由六个水门和三个关门组成,合在一起为“九门”,而河道此时留有的水门痕迹正是六处。但冯永谦却存疑,“这样的话,不就应该叫六门口吗?九门理应在一条线上。” 89岁的冯永谦至今思路清晰,仿佛眼前就是当年的考古现场。

决不能轻易下定论,草率修复。他决定扩大发掘范围,继续向上游打探沟,终于,在地下一米多深的位置,他们发现了城墙基础。乘胜追击,考古队又在南段发掘出两座平面呈梭形、带有“分水尖”的桥墩!

加上这三处遗址痕迹,才是真正的九门!

站在山上俯瞰,九座水门的布局终于在冯永谦脑海中“复原”——河两岸,两座“圈城”,中间是八个巨大桥墩,城桥下形成九孔高券水门,增大泄水能力,以保证这少见的水上长城的安全。

确认“一片石之战”发生地

这次伟大的考古发掘,书写神奇,还在无意中确认了久悬未决的明末清初李自成与吴三桂“一片石之战”的确切发生地。

“此前出版的许多讲述明清史事的论著,在讲到‘一片石之战’时,对战事发生的地点说法各异,有的说在山海关东,有的说在山海关西,飘忽不定。”冯永谦回忆道,在当年的发掘现场,自己看到九江河上,浮现出七千多平方米平整铺石的光洁河床时,脑海中立刻就闪现出“一片石”的描述。

后经研究,确认此地就是这场明末清初决定最后胜负、关乎清军入关建立大清全国政权的大战——著名的“一片石之战”的发生地。

如今,置身高大的九座水门之下,凝望石面河床,可以清晰地看到“探出头”的“一片石”结构——一块块条形铺石之间,用银锭式铁扣联结,起到加固河床的作用。而在这片开阔河床上,条形铺石多达1.2万块。这恐怕也是这座少见的水上长城能够屹立于湍流之上的原因。

河岸伫立,微风阵阵,流水潺潺,让人不禁遥想当年长城之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争场面。

长城博物馆用现代科技讲故事

历时四年,不分冬夏,上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为水上长城的修复提供了翔实、准确的资料。九门口长城顺利修复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五一”前夕,长城脚下的九门口长城博物馆对外开放。苍松劲柏掩映下,仿古建筑飞檐斗拱。馆内,光影放映、3D演示解读着长城的博大精深,还原曾经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在古老历史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向中外游客生动讲述长城故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