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父母的孩子成绩平平

摘要 近日,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学习成绩差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也在一次讲座中大倒苦水,说他儿子在高中谈恋

近日,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学习成绩差”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也在一次讲座中大倒苦水,说他儿子在高中谈恋爱耽误了学习,差点考不上大学。

这两位父亲都极其优秀。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出身农村,6岁能背新华字典,不但是“神童”,还是“励志哥”。他的妻子也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而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有很高造诣,是备受欢迎的网红教授。

按理来说,父母如此优秀,孩子的起点应该比其他孩子更高,学习成绩应该更优秀才是。就算打个8折,他们没能与父母一样上同样的名校,至少也能考上211、985院校吧?

可按照丁教授、王教授的说法,现实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父母的孩子成绩平平,甚至是“学渣”?是他们没有遗传父母的高智商吗?

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难道真的只能像丁教授所说的,“天道”不可逆,只能“认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甚至是“学渣”吗?

丁教授的解读是表面的、有失偏颇的,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甚至没有自我反省的意识,问题的关键根本不是他所说的那样。

我从事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多学科诊疗17年了。在临床中,我们接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有不少人的父母也非常优秀,有大学教授、企业家、政府官员等等,在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可是,他们觉得孩子跟自己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不但没有自己那么积极、坚强、能干,还得了抑郁症或双相障碍,成绩一塌糊涂,有的还不得不休学。

这些父母恨铁不成钢,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和另一半都那么优秀,教出来的孩子怎么就出问题了呢?”

通过多年的多学科诊疗(MDT)经验,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最主要的、最根源的原因不是父母的高智商、品质没有遗传给孩子,也不是所谓的“子女回归定律”,而是这些父母未能清晰地看到自身成功的真正原因,也未掌握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规律。

01、

不得不说这些父母在社会上非常优秀,但在如何当好父母的这个事情上,他们其实很普通,也会犯绝大部分父母容易犯的错。他们往往有以下几种不理性的观点和教育方式:

第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很多优秀的父母认为自己是学霸,那自己孩子的学习也不会差,甚至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们很容易对孩子提出很高的学业要求,以严厉的教育风格为主。而孩子可能从小就顶着“某某教授的孩子”的标签,外界对他们的期待值、关注度也会很高。

这些因素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父母这时还不懂积极引导,反而加大对学业的要求,盲目“鸡娃”的话,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丁延庆教授就说自己在辅导女儿做作业的时候,着急起来会向女儿怒吼。而且,他说自己从不会因为女儿不会做题而生气,因为不会可以慢慢学;但他对女儿不认真的态度感到很生气。

显然,在长期的压力和父亲比较粗暴、直接的教育方式下,丁教授的女儿很可能已经出现一定的学习障碍表现。她的“不认真”可能是在学习时感到难以集中精力、容易走神,甚至已经对学习心生排斥、恐惧。

丁教授虽然学得好,但他并没掌握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也不懂得如何利用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习惯,调动起孩子学习时的愉悦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这些父母虽然优秀,但从未对自身成功的原因进行理性、科学的分析,未掌握背后真正的规律。

比如,丁教授说自己6岁时能背新华字典,在别人眼里这简直是“神童”。而丁教授举这个例子,大概是想表达自己从小记忆力超群,智商很高,是后来考上北大的重要原因。

其实,丁教授之所以能6岁背新华字典,是因为他在无意间塑造出了“学霸”、甚至是“学神”般的高效学习状态。

这有可能来自于他极想改变命运的动力和决心(他是农民的儿子),还有可能来自于成长环境中的一些客观因素,令他在学习行为和情景中感受到快乐、兴奋。这时大脑的学习能力极强,效率极高。

爱因斯坦也是另一个典型例子。爱因斯坦并非天生就聪颖过人,他4岁才开始说话,社交能力迟滞,有英国心理学家认为其当时可被诊断为“艾斯伯格综合症”,这是“自闭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后来,爱因斯坦在儿童时期因一些偶然因素接触了物理和数学,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并深深入迷,最终在物理领域作出巨大贡献。

所以,很多优秀的父母并未对自己努力的方法和路径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只是按照感觉和所谓的经验去教育孩子,这当然难以复制出同样的成功。

第三,父母越优秀,就越容易形成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偏执型人格特征,甚至有些轻微的自恋型人格,未意识到自身的认知边界。

这些父母自身的成功很容易导致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尤其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一意孤行。“我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我的教育方法有什么问题?”“老爸老妈当年那么艰苦都能学好,怎么你就不能?”这极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有的父母还可能自负、自恋,将自己的优秀表现泛化,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怎么可能连一个孩子都教不好?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在一些领域做得好,并不代表在家庭教育方面就一定能做好。

可现实就是如此,如果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不懂得科学的家庭方式,孩子往往怎么都“鸡不起来”。又或者在小学尚可,但到了中学阶段后成绩越来越平淡。

这些父母一开始难以接受,但实在没有办法改变现状,甚至因此发生剧烈亲子冲突时,他们也只好接受。然后用“认命”、“天道”、“子女回归定律”等表象来将此合理化,聊以自慰。

第四,他们在外工作、打拼非常努力、优秀,但缺乏与孩子建立起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的意识、能力和智慧。

简单来说,他们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王德峰教授谈及孩子高考失利时,认为主要原因是孩子太早谈恋爱,结果高考前失恋,晚上失眠,还借酒消愁,导致高考成绩很不理想。

其实恋爱受挫只是一个导火索。作为一名高中生,他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更为密切,亲情理应比爱情更加深厚。

可为什么王教授的儿子会如此在意这段恋情?为什么失去之后如此痛苦,甚至不理性地在高考前喝得烂醉?

很明显,王教授和妻子未能与儿子建立起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他们未能满足孩子的情感和心理诉求。当孩子在外界知己、恋人处得到心理满足时,就很容易在关系中失去理智,一旦关系破裂,会遭受重大的心理冲击。

还有,有一则网友的评论令我深以为然。该评论说:“别的不说,他(指北大丁教授)这样在公众场合贬低自己的孩子,言语讥讽不留情,我都不敢想象站在他孩子的角度,该有多难受和高压”

某位网友的评论

两位教授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番公开言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丁教授可能以为自己的女儿才6岁,很多事还不懂,不会受到影响;王教授可能觉得儿子也上大学了,最大的坎儿过去了,把这些事翻出来说说无伤大雅。

但其实这很可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及心理压力。一般孩子被父母在亲戚面前说自己成绩不好,心里都会难受;更何况现在这两个孩子是在所有网民面前被贬低,听着父亲对自己的吐槽和失望。

尤其是丁教授的女儿,她本来成绩不好,可能就比较自卑、敏感。现在又被贴上了“北大教授学渣女儿”的标签,她身边的同学、老师、亲戚可能会拿她开玩笑,甚至是恶意的冷嘲热讽。

如果创伤不断叠加,丁教授的女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学习更加学不进去,进入恶性循环,后续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如果丁教授还是缺乏自我反省,女儿抱怨他不该这么公开说自己的时候,两人发生冲突,就有可能进一步令问题恶化,女儿罹患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甚至发生悲剧。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丁教授的女儿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但这不代表在她内心没有任何波澜。

如果丁教授以后在辅导作业时仍然忍不住怒火,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采取比较粗暴、严厉的方式,那她女儿可能从小就下决心要尽早离开这个家庭,想快快长大,走得越远越好。这有可能导致其以后考大学、择业、择偶时不够理性,埋下隐患。

02、

那到底怎么做,才更有可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心理健康的孩子呢?这跟父母自身事业是否优秀没有必然关系,而要看父母是否具备以下这几点教育理念。

第一,从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灵滋养。

研究指出,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有心理和情感诉求,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情感回应,孩子长大后适应环境的能力、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更弱,孤独感、焦虑感和攻击性更强。

父母不能仅停留在只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还要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滋养。

第二,父母应塑造温馨、良好的家庭氛围,夫妻的三观应一致,并与孩子建立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

若夫妻之间三观不一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家庭气氛非常压抑,孩子的心身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即使夫妻俩最后难以磨合,离婚是更理性的选择。而且,如果父母懂得与孩子建立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离婚不一定会对孩子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有心理层面上的交流;孩子愿意将遇到的重大困难和困惑告诉父母,寻求帮助,这是预防精神心理问题的最佳办法。

第三,父母要掌握学习障碍的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群体中出现学习障碍的比例很高,但只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它是可以被逆转的。父母最好提前掌握学习障碍的知识,尤其是了解其常见的表现。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考试焦虑、严重偏科等。

若父母掌握了学习障碍的知识,一来可避免因错误的教育方式令孩子厌恶学习、出现学习障碍;二来就算孩子出现了,父母也懂得及时识别,及早干预。

如果父母还能掌握塑造高效学习状态的方法,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境与愉悦、兴奋的正性情绪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引导孩子培养出“学霸”甚至是“学神”状态。

第四,父母应引导孩子塑造积极的三观,引导孩子“立长志”。

积极的三观应该放在学习成绩前面,很多盲目“鸡娃”的父母却本末倒置。这样的孩子即便成为“学霸”,也很容易在面临一些人生抉择中作出不理性选择。

另外,父母可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孩子“立长志”。相比短期的成绩和目标,远大的人生理想能够令孩子拥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第五,父母不应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先注重培养逆商和情商。

决定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逆商,其次是情商,然后才是智商。

可很多父母缺乏这个意识,包括北大的丁教授。他觉得女儿智商平平,成绩一般,以后估计也只能这样了。其实,学习成绩好主要是智商的部分体现,并不能代表以后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相比之下,越挫越勇的意识和能力;良好的自我觉察和调节情绪能力;自我反省的意识、能力与智慧;充分的共情力、同理心;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因素能帮助孩子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希望丁教授不要再给女儿贴标签了。

如果他能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做到以上5点,他的女儿完全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提升,在心身健康的前提下,取得优秀的成绩;并将自己从“学渣”变“学霸”的经历转变成人生财富,在以后遇到的打击中越挫越勇,实现人生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